赴日留學中有很大一部人是為了畢業能夠留在日本工作,或者有機會拿到日本永駐權,未來長期在日本發展。那么在日本工作的收入是怎樣的?
不論未來是否決定回國,在日本工作的幾年時間里,是否能存到錢呢?
關于能不能存到錢
要結合三方面來看:
第一要看收入水平,第二要看生活消費水平,最后結合個人的消費理念才能看出是否能存下可觀的小金庫。
1、收入水平
這一部分會受所在行業、地區、年齡等影響較大。
行業:

年齡:

地區:


比如對比東京、京都、北海道地區不同年齡人群的年收入:



2、生活消費水平
生活在東京地區月平均消費20萬日元左右(包括房租、三餐在外飲食、水電煤氣、交通、話費、網費、以及購物消費等),也就是說在東京年收要300萬日元以上,才能夠支付自己的日常生活,幾乎很難存到錢。
3、個人消費觀念
對留學生而言,如果選擇自己做飯或購物出行的消費比較節省,未必會達到每月20萬日元的消費水平,還處于學習階段,能夠自給自足,讓家里少負擔,就是省錢了。但對于在日工作的人來說,沒有國內父母的支持,想存到大筆的錢,還是有點難度的,除非除了工作就回家沒有其他娛樂活動。
其實不僅在日工作的外國人存不到什么錢,日本的小年輕們也幾乎沒有什么存款,2017年日媒報道過,20代的日本年輕人中,有61%是沒有存款的。日本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最窮的就是20代的年輕人。
泡沫經濟過后的日本經歷了許多年的蕭條,后勁不足,雖然2017年度日本職業薪酬雖然比上一年度增長1.1%,但社保費用增加,所以日本公民的消費很難大幅度增加。日本已經進入低欲望社會,小年輕們房買不起,車也不追求高檔,對戀愛結婚也沒興趣,因為自己的收入根本養不活一家人。
所以年前東京政府在各處發布"催婚視頻"鼓勵年輕人結婚。連車房都不想買了,還存錢干什么?
綜合來看,對留學生來說,留日工作幾年后,再回國找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但對于想要在日本永駐的人來說,盡量收入能夠超過前面列舉出的數據,才會在日本生活的更舒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