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生人口的減少,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延遲退休已經不止一次成為社會焦點,比中國早一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成為了大家經常被拿來對比,參考的對象。
1作為世界上受老齡化影響最深遠的國家,日本政府早早在50年前就出臺了《促進老年人就業穩定法》,試圖提高60歲以上年齡段人口的就業率。1986年,日本再次對該法案進行了修訂,隨后,日本不斷對老年人再就業及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以完善,將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現在,日本政府也在不遺余力的支持企業以返聘或者取消工作年齡限制等形式雇用70歲以下老年人(非強制性)。

2在日本政府養老金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最基礎,也是最廣為熟知的就是國民年金,這是我們這些常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也不得不繳納的費用。
日本政府要求所有20歲以上,未滿60歲全體日本居民包括外國人必須繳納這筆款項,60-64歲之間的日本居民可以自愿選擇繼續繳納,是一種建立在全社會互相支持基礎上的代際撫養機制。
第二種就是厚生年金,這是屬于公司為符合要求的員工強制加入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
厚生年金是依托于勞動關系由雇用單位和勞動者加入的年金保險,是在國民年金的基礎上附加支付的。一般而言,只要是正常工作的人,都有義務加入厚生年金保險制度,猷員工和公司各繳納50%。
目前,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養老金支付的壓力逐漸增大,讓不少年輕人都對日本的年金制度感到擔憂。
現在,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多種改革措施,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增加繳費年限以及鼓勵個人養老金的確立,以確保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

